三泰控股的过去与未来来源:雪球App,作者: 刘正林_LEO,(https://xueqiu.com/2343077562/69645525)
一、后视镜看三泰的过去 三泰在A股的风云故事始于三年前,那时主业发展遇到瓶颈,公司决定二次转型,瞄向了智能快递柜,13年8月复牌后连续大涨,也就是此时进入了我的视野。第一次看到快递柜的介绍,第一反应是这个东西很有价值,还能快速复制推广,从此就与三泰结下不解之缘。随着市场对三泰的了解逐渐增加,股价一路上扬,经常出现热门榜,在创业板震荡的几个月里三泰上涨了3倍,结局是14年3月底的崩盘,一周跌去三分之一,一个半月之内腰斩。随后磨底半年后停牌,在15年牛市中复牌,市值最高越过500亿。三轮股灾过后,目前股价低于两年多前的高点,而市场的热情已经不再。 在这三年里,三泰主要做的事情就是布点,布点速度是极快的,没有低于过预期,这一点必须点赞。同时,三泰也做了一些布局,做了一些营收转化的试点,还做了两次失败的重组。当市场热情时,大家主要关注布点数,相信圈地占领入口后其他问题不大,然而现在回头看问题不少,主要包括:(1)布局太慢:如果三泰想像乐视那样搭建一个生态体系,在社区-小区-家庭三个层次、线上-线下两个维度、物流-社区商业-金融等多个领域进行立体布局是必要的。速递易柜体是线下小区入口,速递易APP是线上入口,这两者是重中之重,但是速递易APP一直都很烂,下载量低,缺乏粘性;金惠家是社区线下线上兼具,但全靠内生发展,速度较慢;家易通做智能锁,从安防智能家居角度切入,本来可以有所作为的,但全靠内生增长,也一直未见太大起色;社区商业在成都重庆地区进行了试点,但试点时间太久,迟迟未见推广;社区金融方面,收购的烟台伟岸作为现金牛还不错,但与速递易和金惠家的协同效果还有待观察。(2)略显保守:15年收费行为受到很多诟病,16年放缓布点也显得保守。诚然,上市公司需要考虑盈利避免ST,但亏一年两年其实没关系,不ST即可,只要营收增长看得见,投资人就会有信心。营收转化模式探索试点太久,试点区域基本只在成都重庆,也显得有点脱离互联网时代的节奏,虽说前几年重点是布点,但是营收转化和布点有冲突吗?为什么不同步推进呢?为什么不在一线城市试点业务呢?如果早点开始营收转化,可能前两年费用会稍微高点,但能更早地实现盈亏平衡,用户粘性也会好得多,对竞争对手的防御能力也会更强。可惜的是虽然保守了,但15年还是亏损了。(3)思路不清晰:早期拒绝行业巨头入股,后来又和顺丰谈入股,前后矛盾,或许可以解释为顺丰入股事件是股灾时的维稳措施吧。后来收购纸箱公司,虽然沾边,但给人感觉有点太超前,当时市值也不合适。失败后6个月不得重组,前前后后浪费一年多时间。(4)不重视人才引进:传统公司转型互联网,却没有引进一些高端互联网人才,是一大失误。从之前APP的质量就能看出来,公司内部当时没有懂互联网的人,被能力一般的开发团队给忽悠了,做出来的APP不符合上市公司的水准。 当然,这些都是马后炮。两年前很多人认为三泰有BAT潜质,现在可能只有美团滴滴级别的潜质了,不过这也正常,毕竟雷布斯贾布斯是罕见的,能把潜质变成现实本来就很难。近期各种大股东二股东高管减持,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大家对三泰预期的降低。二、望远镜看三泰的未来 未来三泰还是有千亿市值的机会的,关键要看接下来几年做得如何了,至少上面提到的问题必须有所改变。近期三泰高层调整,引进互联网团队,是一个好的转变。年报中提到的经营战略很美很详细,关键是要做出来,推广开来: “未来,速递易作为社区综合服务平台,主要业务板块包括以下几个部分:一是流量变现平台:主要包括新媒体广告、精准营销体系,app个性化推荐体系,娱乐休闲体系,商品及服务导购体系等;二是商品销售平台:快消品直销体系,生鲜水果原产地供应链体系,3C以旧换新快销体系等;三是家庭资产服务体系:包括家庭各种保险,理财服务,家庭资产配置项目等;四是数据共享及交换平台;五是社区社交服务平台:公益项目、亲子项目、友邻社区等。” “ 开放速递易平台,连接更多的人、服务、内容,提高速递易与用户接触频次,使速递易成为社区多品类服务的入口,提升基础运营服务价值贡献;在速递易APP、微信服务端逐步引入寄件、物品交换、洗衣、停车、金融理财、医疗、便捷购物、慈善公益、废旧回收等社区生活、商业与金融服务;与快递、同城配送公司合作,打造轻版“菜鸟”模式,支持接入平台内容服务的规模拓展。不断提升运营服务系统化管理能力,用便捷、有效的技术系统管理指导运营服务,通过运营柜子积累用户,再延伸至运营用户、运营数据。” 除此之外,有几点建议:(1)没有排他保护的区域建议快递投递永久免费,以避免竞争对手争夺流量,直到将来流量能够摆脱对快递的依赖;周转率不到1的区域暂时免费,等周转率达到1的水平再说,增加用户数量比一点点投递费更重要,广告收入和增值业务更重要;(2)布点不要完全放弃新签协议,三四线城市可以挑一些网购发达的进行拓展,这些地盘你不去占领,别人就会去占领,既然今年预计2亿利润,没有亏损压力,就不要放弃布点;(3)增值业务要多开展一些尝试,能同时做十件事就不要只做三件,说不定其中就有适合迅速推广的;多在一线城市进行试点,这里是互联网产业的前沿;(4)后续收购重组要切合战略计划,优先考虑能够提高用户粘性的项目,建议从物流与供应链领域、特色电商方面开始。 三、投资价值分析 主业持续萎缩的情况下,几千万利润对应估值给10亿;烟台伟岸现金牛,算是互联网广告行业,有一定的成长性,去年并表4个月利润2600万,若16年利润按8000万估算,给30倍估值,大概24亿。速递易方面,假设今年营收达到目标8.8亿,17年按柜子数增长30%,单柜营收增长60%-80%计算,营收可达到20亿左右;因毛利较高,16年估值按15倍PS计算(假设稳定运营期净利率25%的话相当于PE=60),16年估值132亿,17年按10倍PS估算,估值200亿(按17年4亿净利和50倍市盈率感觉一下)。 合计16年估值166亿,与现价相当。当然,这个估值是没考虑再次资本运作的,也没有考虑金惠家、家易通、核桃公社、铭品大数据等现在暂时没看到多少营收的业务。 关于三泰后续走势,有可能复制两年前,在腰斩之后半年磨底的过程,目前股东人数八万八,筹码集中需要折腾,期间也许偶尔能冲高到23-25一线,但若大势不好,也有再到16的可能。